两极哲理

2024年04月20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 “辨正法”概念的提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1 10:2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术行当里有一个说法:原来挺会打架的人,学武以后反而常吃败仗。但是随着更深入地学下去后,技击水平会大大提高,根本不是原来低层次的打架水平可以比拟的。

我们面对一个新事物也是这样:初次的感觉总是很明确,不是很好就是很坏;但是接触的时间长了,会发现好东西也有坏的一面,坏东西也有好的一面,在认识上反而模糊不清、无所适从,从而分辨不清这个事物到底是好是坏了,但这正是认识深化的正常表现;而在随后更深层次的认识则是:通过仔细的辨别,逐步能够分析出此事物好坏成分的比例,能够找出在什么情况下是好的,在什么条件下是坏的,因而可以采取相应的应付办法。这样的认识,显然就就理性多了,完善多了,也成熟多了。

这就是说,人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追求对事物局部和静止的确定性,表现为一种感性的清晰性,显然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好与坏是泾渭分明的,是与非也是非常明确的。“过去大部分科学家都是这种方式。他们把世界割裂成极小的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生物的并不研究全部生物,有的只研究动物;研究动物的也不研究全部动物,有的只研究哺乳动物;研究哺乳动物的,有的只研究猴子;研究猴子的有的只研究猴子的尾巴。他们眼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极其片面的观点。……不仅如此,他们还尽量割裂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尽量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科学家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实验室,而不在大街上做实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现在有些实验还要搞到太空里去做,连空气引力都要隔绝,可见,为了割裂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科学家是不择手段的。”

认识深化以后,进入了第二层次,表现为一种理性的模糊性,看到了事物是变化的、运动的、互相联系的,也看到了任何现实事物都具有“既是这又是那”的相互矛盾的两面性,所以就极力反对静止地、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因此就容易产生好坏相混、是非不清的模糊认识,办事时无所适从,没有一个原则性,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科学家在认识深化以后,常常会出现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比如在严密的数学和逻辑学中发现“悖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目前学界对辩证法的诟病,正是由于过去人们对辩证法的理解和应用普遍处于认识的第二层次的缘故。不过,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此阶段的认识虽然模糊不清与无所适从,但是和第一层次的初步认识比较起来,在认识上是要前进了一大步的。

我们的认识不能到此为止,而是应该继续深化下去,进入第三个层次,将静止地、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方法,融入到变化的、运动的、互相联系的方法中去,给辩证法的“既是这又是那”的不确定性找出一个确实可行的区别“这”和“那”的可操作方法出来。把什么条件下“好”,什么条件下“坏”都搞明白;什么情况下“真”,什么情况下“假”都搞清楚;事物在何时是变化的,何时又是相对不变的……那么,这就达到了一种理性上的清晰、明确和完善,这样的认识就成熟了,事情处理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果我们提出的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的话,既是对过去形而上学的科学方法的超越,又是对辩证法的贡献和对辩证法的补充,可将其称之为“辨正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4-4-20 16:41 , Processed in 0.0405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