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4年04月19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50|回复: 1

他清河储水 种树绿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14: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黎远漪         , 魏瑜嶙         , 叶俊颖
2015年03月30日





  • 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说过:“我不认为我是一名政治家。我只是有我的坚持与执着、做事贯彻始终。当我要做什么事时,我会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为止。”…

光耀·百年
1923-2015
水源与绿化
黎远漪 魏瑜嶙 叶俊颖 报道
zblocal@sph.com.sg
李光耀在1977年发起新加坡河清河运动,通过把污化河水的街边小贩、住屋等迁移他处、停止河上驳船活动、美化河流、疏通河流管道等,终于让新加坡河改头换面,在1987年重获新生,以清澈的一面见人。他也是新加坡的“首席园丁”。1963年,他在当时的花拉圈种下一棵黄牛木,开启他一手推动的植树运动。接着,在他的勾勒下,新加坡数十年摇身成为享誉国际的花园城市。

过去五天,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静静地躺在靠着新加坡河而建的国会大厦内,在这条靠着自己一手推动得以改头换面的河流伴随下,再次让上百万名新加坡人心连心朝着共同方向迈进。正如当年,他团结众人,让大家相信,清澈的新加坡河不是遥远的梦。
新加坡河,这条让新加坡发迹的河流,不仅是我国当年的经济命脉、是孕育无数国人的母亲河,更是让李光耀充分展现决心与毅力的真实写照。
李光耀曾分享这么一个小故事:“一名在李及李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失明书记曾对我妻子说,他每天上班途中都能从空气中的味道,知道巴士正驶近新加坡河。”
上世纪70年代的新加坡河,因无数驳船在那里停靠交易,过于频密的经济贸易活动,加上河边的陋屋区、农场等,在缺乏现代化卫生设施的情况下,使新加坡河成为各种垃圾、污水、粪便的出口,常年的累积使她散发出挥之不去的恶臭。
新加坡河是他的骄傲
一向注重环境清洁与卫生的李光耀,在1968年首次推动保持新加坡清洁运动,对于水的清洁程度,他更是殚精竭虑,从执政第一天起就视开拓、保护水源为首要任务。
眼见母亲河落到如此不堪地步,李光耀在1977年发起新加坡河清河运动,通过把污化河水的街边小贩、住屋等迁移他处、停止河上驳船活动、美化河流、疏通河流管道等,终于让新加坡河改头换面,在1987年重获新生,以清澈的一面见人。
被赋予新生命的新加坡河是李光耀的骄傲,更是他与夫人柯玉芝共享许多温馨时光的地方。即便在痛失夫人的那段时间,李光耀也曾在深夜独自前往,在新加坡河岸边漫步,就如夫人还在身旁陪伴那般。
昨天,移灵队从国会大厦出发时下起的滂沱大雨,让原本平静的河面泛起圈圈涟漪。
即便在微弱光线的照射下,新加坡河依然闪动着粼粼水光,仿佛眨巴着双眼,凝视着移灵队带着李光耀到来。
这次,也是最后一次,虽没有夫人在旁,但有着的,是成千上万名向他送别的新加坡人。
“李先生!谢谢您!谢谢您!”
伴随着那阵阵谢意的是如雷的掌声。掌声过后的滨海公园通道一带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有默契地为国父的离去默哀片刻。
与家人一同站在人群中的林锦梅(46岁,家庭主妇)眼中泛着泪花哽咽着说:“当年李先生说要清理新加坡河时,我还有些怨言,担心再也找不到河岸边那些美食摊位。
“想来当年真是太天真。要不是李先生的远见,我们如今何来这么引以为傲的新加坡河,何来这么美丽、干净的新加坡。”
移灵队伍缓缓来到滨海湾一带。在滨海湾最右端傲然伫立的,是滨海堤坝。它别具特色的绿色屋顶映照在海水中,仿佛是漂浮在海中的一片绿叶,紧贴着新加坡这个“小红点”,让它更现姿色。
“绿叶”功能不容忽视
这片“绿叶”的功能可不容忽视,滨海堤坝是新加坡水资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个可储水、改善滨海湾周围低洼地区淹水情况,及供人进行各种水上活动的消闲场所。
推动建造滨海堤坝的,正是李光耀。他于1987年在环境部完成清理新加坡河的重任后,在同一年再次委以重任,要环境部建堤坝把滨海河口围成淡水湖。
这个目标终于在2008年实现,我国的第15个蓄水池——滨海湾蓄水池也从此建成。
李光耀曾说过:“水是宝贵资源,没有水你会死!”
他从执政第一天起,就认定水供的重要,将水供政策放在任何政策之上;从建国第一天起,他就有个理想,要收集并使用每一滴落在新加坡的雨水。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18639&extra=page%3D1
-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号烦恼”成傲人奇迹
50年下来,新加坡要在水供上做到自给自足已不再是梦想,在四大水喉(进口水、雨水、淡化海水和新生水)的相互配合下,李光耀日夜担心的“头号烦恼”,如今已成为新加坡引以为傲的奇迹。
昨天,当李光耀最后一次经过滨海湾时,梦中的他或许正带着微笑,欣慰地望着他所推动的滨海湾蓄水池正全力发挥功能,收集每一滴落下的雨珠,没有一滴被浪费。
李光耀是惜水之人,同时也是爱树之人。
1963年,他在当时的花拉圈种下一棵黄牛木,开启他一手推动的植树运动。接着,在他的勾勒下,新加坡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摇身成为享誉国际的花园城市。
随着占地101公顷的滨海湾花园于2012年落成,他也见证我国晋升为“花园里的城市”的开端。
李光耀曾说过:“花园里的城市,将是一个生活、工作及休闲的家园。”
正是这种信念,推动着新加坡在其他国家还不流行绿化时,坚持了几十年的绿色行动,努力将新加坡打造成“第一世界的绿洲”。
昨天,当移灵队伍驶过滨海湾时,一名夹道向李光耀做最后告别的公众陈永辉(38岁,房屋经纪),为安抚被大雨吓哭的三岁儿子,指着路边一颗大树上的片片叶子,轻声细语地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你,你要像这棵大树一样快快长大,照顾爸爸妈妈。”
小岛的巨人李光耀已为美丽的新加坡梦打好扎实的基础,未来的发展,也随着他的离去,从此交托至下一代的手中。
李光耀曾说:“花园里的城市,将是一个生活、工作及休闲的家园。”正是这种信念,推动着新加坡在其他国家还不流行绿化时,坚持了几十年的绿色行动,努力将新加坡打造成“第一世界的绿洲”。
这几天看报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先生在家是用水缸舀水冲凉。其实新加坡拥有的水资源就像一个大水缸,每一勺都很珍贵,不珍惜的话很快就会见底,但大家现在用花洒时水源源不断,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李先生推动很多绿化环境和珍惜用水的计划,为新加坡的发展打下基础。
——黄世勇(34岁,项目经理)
1960年代我们住在一栋三层楼的店屋,那里有一条水管供水给10多户人家,因为水力不足所以扭开水喉常都没有水,大家必须去公共水喉处排队取水。李光耀先生的水供政策让现在每户人家都能享有这基本的便利,尤其是他在滨海湾建设堤坝,既美化环境又能储水,真的很有远见。
——郭智平(67岁,保安人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4-4-19 08:37 , Processed in 0.0430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