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4年05月03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崛起”:中国政坛在任副部级以上57人北大出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08: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群体,北大毕业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未来值得关注。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5月底,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对政治舞台上北大毕业生增多,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关注的现象。

北大毕业生“崛起”

  《南方周末》报道,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数量正呈上升趋势,目前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其中新近升任陕西省省长的袁纯清、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河北省省长郭庚茂等15人为正省部级官员。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的中国问题专家李成,从1980年代起着手建立大陆官员数据库,研究新一代中国官员。这个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人数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这57名官员中,1950年代出生,年龄在48至57岁的官员占39人,正属于五年前逐渐成为政界中坚力量的“共和国一代官员”。而统计到的37名正在任上的清华教育背景的省部级以上的官员中,1940年代出生的共有29人,1950年代出生的有五人。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两座学府,长期以来,关于两所学校的对比,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几十年内,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很多领导人。政治观察人士将之概括为“清华现象”,而在最近的人事调整中,这一现象已不醒目。

  按照通常的正部级官员65岁、副部级官员60岁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标准,在未来五年内,目前在任的清华教育背景的官员,至少超过一半的人将进入这个序列。

清华毕业生的“辉煌”

  对政治舞台上北大毕业生增多,李成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关注的现象”。据悉,在过去二十年的政治局常委中,清华毕业的就有姚依林、宋平、胡启立、朱镕基、李岚清等多人,本届中央政治局的五常委中,亦有四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1980年代末,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在美国留学时,曾对清华教育背景官员做过一些研究,他说,当时清华出身的省部级官员占到总量的40%以上。而据清华大学统计,近十年来,清华至少已培养出三百名以上省部级官员。

  这是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清华背景官员在当时的大量涌现,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952年秋,当时的教育部按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提出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并入北大,原有文化和科学并重的气质被改变。在院系调整当年出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将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具有一流科学水平、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代新人,作为清华的办学方向。

  他提出“两个肩膀挑担子”,要求干部和老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希望实现“业务工作优秀的人懂得政治思想工作,而政治思想工作优秀的人又懂业务”。

  自1960年代以来,清华历届校系领导中多数在学生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而清华毕业生中成长为高级别官员的,也有不少人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蒋南翔还倡导“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政策,要求清华人认识“我们的事业是集体主义的事业,任何工作都要靠同志间的团结与密切合作”。每次留毕业赠言,“谦虚谨慎,注意合作”是他必写的内容。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校训指引下,清华人长于实干、为人谦和、有合作精神,适合担任社会管理者角色。曾在北大和清华两校任教的赵晓力对此颇有体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认为,改革开放后,处在工业化进程的社会急需工科人才,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清华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再加上清华人在学校所受的训练,较易获得用人机构的好感。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35: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坛北大生崛起 挑战清华生     

--------------------------------------------------------------------------------
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中有四名是清华大学毕业(副总理黄菊最近才病逝),外界曾形容中国政坛为“大清世界北大荒”。但经中共新一轮人事调整后,北京大学毕业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人数远超过清华大学,“北大荒”成为历史名词,北大生将成为中国政坛明日之星。

  《中国时报》分析文章说,北大和清华的瑜亮之争,存在中国学界、商界及政界,长期以来,在中国高官中清华大学毕业生占多数。但目前情势已改变,清华人虽在中央占优势,但地方诸侯却是北大人居多。在中共官员“上山下海”的轮调原则下,未来中南海北大生将后来居上。

  《南方周末》说,“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数量正呈上升趋势。作为一个群体,北大毕业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未来值得关注”。该报统计,截至2007年5月底,拥有北大教育背景(包含北大本科生、研究生等)的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

  其中新近升任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河北省省长郭庚茂等十五人为正省部级官员。去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是文革后中国恢复大学考试的北大法律系七十七级学生,教过他们的教授杨敦称他们是“黄埔一期”。

  据统计,57名官员中,年龄在48至57岁的官员占39人,正属于五年前十六大培养的政坛中坚力量,一般预料,这些省部级领导在经过地方历练后,有些将在今秋十七大调回北京,出任重要部门领导。

  在清华生部分,省部级以上的官员中有27位左右,1940年代出生的共有29人,1950年代出生的有五人。按照目前正部级官员六十五岁、副部级官员六十岁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标准,在未来五年内,目前在任的清华生,至少超过一半要下台。

  《南方周末》说,数十年来清华人在政坛及商界受重用,受惠于当年清华校长蒋南翔的办校方向─“又红又专”,以及他强调的“谦虚谨慎,注意合作”校训。

  至于北大以追求“自由民主”为传统,直至今日,比起其它大学,北大毕业生理想主义成分稍重,很多北大毕业生个性张扬,这和官场稳重务实的气质有较大差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姚欣表示,“随着社会对文科官员需求的增加,北大这样具有文科传统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在未来政坛上的表现,还有相当的潜力”。

  《南方周末》说,大部分北大毕业生并不以仕途为目标,现在居于政界中坚位置的北大人,不少人是通过学校党组织,或青年工作的管道步入仕途。这些步入仕途的官员个性低调、沉稳,因此得意仕途。

  其实,许多列入北大毕业的官员是在其它学校毕业,再到北大读硕士,例如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复旦毕业,1986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
3#
发表于 2010-5-7 20:39: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学校的经历也是一种“阶级烙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4-5-3 20:42 , Processed in 0.0304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