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之外 发表于 2010-9-20 10:37:20

“拿来主义”:如何拿来,怎样运用?

本帖最后由 语境之外 于 2010-10-21 15:09 编辑

“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拿来主义》

    有人认为,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也可照搬这种“拿来主义|。

    对此,鄙人另有看法:拿来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拿来,怎样运用!

    首先,“拿来”者是有主体的。具体说是中华民族把其他文化类群中最优秀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发展理念拿来。

    其次,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能丢的。‘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必须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社会改造、弘扬与传承。

    有了这两条,主人才能是新主人,宅子也将是新宅子。
    但这个宅子里的新主人,必须与其他宅中之主(其他民族国家)和谐相处:眼观内外-韬光养晦;审时度势-勇于发展;面对危机-共度时艰;前瞻历史-预设未来。

    故而,今天之“拿来”可以去掉“主义” ,但凡拿来者皆应是‘为我所用’、‘为人所归’、‘为类所属’、‘为世所创’。这样,在“拿来”和“为我所用”的过程中,才能凸显国人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市场驾驭感和社会主体性,才不致因仰人鼻息而变得一派洋奴像。

    因此,这种拿来是为着人的自由发展来服务,对它的使用亦将凸显把人以类属的社会功能与运行机制。

    理性而言之,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传统和现代中一切优秀的东西)都需要从其他文化类群中拿来;拿来是要以市场-文化运作的方式(实践文化)对自身社会进行全面的文化改造;目的是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确立自己民族国家稳固的市场结构地位。毋庸置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拿来:拿来本身意味着对人类变换自然活动机能的社会改造,也是对人类发展命运的文化重构。

    “中国人站起来”需要的就是这种创新式的拿来。如果依然滞留在西式文化语境,不是在投身全球经济生活的实践文化基础上发展自己、改造自己,那么——即便人们在政治制度上肯定了西方那种民主、自由和人权,国人的文化心性——实际上依然要回归衔接传统文化中最为落后的历史断点上(劣根性上)。因为这种不经社会改造的拿来主义——制度文化,根本没有经历自己民族社会变革实践的经济支撑与文化洗礼,它在文化心理上缺少社会化、市场化和极具生命发展意味的历史性过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拿来主义”:如何拿来,怎样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