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 发表于 2010-5-22 11:35:18

解老子之道

本帖最后由 张建民 于 2015-8-3 20:23 编辑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学专家熊铁基先生在他著作的《中国老学史》中说:“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意义?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首先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三就是生活的准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我在认真研究了老子的《道德经》后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中分别言说、界定和彰显了两个名称相同、实体不同的‘道’,一个是存在在于天地万物之外的、具有发现或创造万物能力的‘本体之道’,另一个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具有主宰万物发展变化能力的‘主体之道’。 本体之道是人类发现实体和产生知识的认识思维活动,主体之道是统帅万物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理性、精神或规律。
   一、老子言说的‘本体之道’
   1、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言说、详细描述、严格界定的“本体之道”,同人类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产生实体事物,获取实体事物知识的认识思维活动完全相符合,‘本体之道’是人类发现实体事物和产生知识事物的认识思维活动。
   《道德经第六章》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的语句,这些语句翻译成现代语就是:生育之神生生不息,可称谓它是玄妙的雌性动物。玄妙雌性动物的生产门户,可称谓它是天地的根源。“玄牝之门”是老子“本源之道”的原型。“道”的本意是小路。道行之而成、有交通之用。老子发现“玄牝之门”有胎儿从母体产出的道路和新生事物的本源双重含义,于是用“道”这个隐含“玄牝之门”或“产道”含义的词语作为名称,指称天地万物的产生者、本体和本源。
   《道德经第一章》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语句。这些语句翻译成现代语是:道可以被人们言说,但人们以往所言说的道,都不是我所说的恒道;名可以被人们称谓,但人们以往所称谓的名,都不是我所说的恒名。无名是天地的开始者;有名是万物的母亲。所以,凭借“恒无”万物的奇妙得以显现;凭借“恒有”万物的界限得以彰显。
我认为《道德经第一章》中的‘常道’和‘常名’这两个词的含义完全相同,都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物名之而成,谓之而然”的知识。老子发现人们用语词給事物冠名,使事物得以从混沌中彰显和产生出来的行为是“常道”的具体存在形式,于是把“常名”作为‘常道’的别称。庄子在《齐物论第二章》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其中的‘谓之’,即用语言词汇言说之、界定之、彰显之、称谓之、冠名之,即使之(对象物)被界定、彰显、冠名、产生。“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译成现代话语是:道路是由于人们的行走造成的,事物是由于人们对它加以言说、界定和称谓而成为现实模样的。
   我认为《道德经第一章》中的‘常道’和‘常名’同“无名”和“有名”、“常有”和“常无”这些词的含义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常道”和“常名”是指一般的人类认识活动,“无名”和“有名”、“常无”和“常有”是指具体的、有差别的人类认识活动。
‘常有’就是‘有名’,“有”是表示存在的不及物动词,当“有”活用为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名词宾语成为词组时,这个作为句子谓语的动宾词组就具有了主语表述的事物使名词宾语表述的事物有所运动的含义。“有名”即使“名”有,使“名”彰显和产生出来。“有”或“有名”是人们通过观察、判断、界定、冠名认识对象的过程,使天地万物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科学认识活动。
   老子既然认为天地万物是‘道’产生的,那么就必须进一步说明‘道’是怎样产生天地万物的,以其证明道生万物的思想观点。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一章》描绘了自己所看到的道生万物的具体状态、过程和结果:“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些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道”产生事物,状态恍惚。恍恍惚惚,(事物的)“形象”生出;惚惚恍恍,(事物的)“物体”生出;深深暗暗,(事物的)“精、气、神”生出;这“精、气、神”非常真切,它包含着“信实”。
“有象、有物、有真、有信、有精”是老子描述的道之为物的过程和结果,“有物、有封、有是非”是庄子描述的道之为物的过程和结果。“有名”即给事物冠名,是事物得以产生必须经过的最后过程和环节。所以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有’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无’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

   什么是产生‘有’的‘无’?谁是万物之母的母亲?
   ‘无’是人们通过发现、界定、彰显、冠名“有”这个认识对象或本源事物的过程,使人类认识、发现、界定、彰显、产生天地万物的活动——“有”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哲学思想认识活动。
   人类追求事物本体或本源的思想认识活动、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
   哲学是人类认识、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本体或本源事物、获得本体或本源事物知识的思想认识活动。产生‘有’的‘无’就是哲学,就是把‘有’、‘有名’、‘智慧’或‘思想活动’作为爱的对象进行追求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九章中指出:“于制造学术中,我们倘不管物质,便以事物之怎是为思想对象;于理论学术中,则以公式或思想活动为思想对象”;“于是,这里在非物质事例上,思想不异于思想活动,思想便合一于思想对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制造学术是指以俗物为对象的科学,他所说的理论学术是指以公式或思想活动为对象的逻辑学、形而上学或哲学。‘无’、形而上学或哲学是有别于‘有’,有别于把天地万物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无、形而上学或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以提出和解决本体、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发生和进行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哲学史上的各种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化为、还原为关于本体或本源的问题。
    ‘有’和‘无’、‘有名’和‘无名’都是具体形式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有’或‘有名’是以天地万物为对象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无’或‘无名’是以人类认识天地万物的活动——‘有’或‘有名’为对象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是哲学或形而上学。‘有’和‘无’、‘有名’和‘无名’都从属于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人类思想认识活动的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道德经二十五章》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语句,《道德经第四章》有“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的语句。这两个语句翻译成现代语句就是:”有一个浑然而成的事物,它先于天地而出生”、“我不知它是谁的子嗣,因为它在天地之前就已经降生了。”老子所说的先天地而生、象帝之先之物,就是指具有彰显和创造天地万物能力的本源之道。
   老子关于“本源之道先天地生”的观点不具有本源之道在时间规定上先于天地万物的含义,而具有本源之道在因果关系规定上先于天地万物的含义。
   因为‘本源之道’和‘天地万物’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类事物,它们互为对方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所以“本源之道”同“天地万物”、本体或本源事物同非本体或非本源事物、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同人类思想认识活动形成和产生的结果或对象在时间规定上是同一的,不存在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问题。
   本源之道或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作为同天地万物相对立的事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本体或本源。本源之道或人类认识作为有别于天地万物之一的世界万物之一,作为同人类的哲学认识活动相对立的事物,它是无、无名或哲学的子女和产物,它是非本体是物。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于理论学术中“思维不异于思维对象,思维合一于思维对象”。
   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述了‘有无相生’的看法。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也有‘道自本自根’的观点。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发现了‘自我’设定自己,‘自我’产生‘自我’,‘绝对自我’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的原理。这些看法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本源事物或人类认识活动所具有的对立统一的规定和特征。
   老子发现并描述了‘本源之道’的运动方式:反者,道之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关于‘本源之道’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运动形式的描述,同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的运动形式完全相同。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的‘本源之道’就是指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语句。其中的“道生一”翻译成现代语句是:道生出了以‘一’作为普遍数量规定和形式特征的事物。人类语言词汇表述的每个对象事物都具有‘一’的数量规定,都是一。‘一’是人类通过认识活动、通过对认识对象的分解或综合产生出来的事物。一个对象事物可以被人的思维分解为两个一、三个一、万个一;两个一、三个一、万个一,可以被人的认识综合为一个一,综合为一个对象事物。根据这个事实可以知道,“道生一”这句话里所言说的‘道’是指发现、彰显、界定和产生事物的人类认识活动。
    《道德经十四章》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语句。从老子对“道”的这些描述或言说可以知道,老子发现了本源之道同天地万物在形式方面的差别。老子的“本源之道”是指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事情,是指有别于形而下者或“器”类事物的形而上者。
   老子发现了‘本源之道’无时不在具有永恒性的规定,所以他把‘道’称为‘常(恒)道’,把‘名’称为‘常(恒)名’。我认为道的永恒性规定同人类认识的永恒性规定是完全相同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进步、绵延不绝、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活动无时不在,具有永恒性。从老子关于本源之道是恒道的观点可以看出,本源之道就是指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本源之道”虽然产生了天下万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形成产生的原因、本体或本源,但是“本源之道”并不是天地万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本源之道不是存在于或居于天地万物之中主体事物,而是存在于或居于天地万物之外的本体事物。
   老子发现并指出了‘本源之道’具有的‘善’。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这些话语中言说的“道”是“本源之道”,我们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子认为“本源之道”具有比水的善行包含的善还要高级的善。老子这个的观点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表述的“物或思或非思,思较非思为善”的观点完全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可分为思(认识)和非思(万物)两大类,思较非思具有更多的善。
   什么是善?善是部分事物或行为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质、能力和正价值,是人类通过认识活动,从行为、变化和运动这类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元实体事物。老子认为“本源之道”比水的上善行为包含着更多、更高级的善。老子的这个观点是符合实际的,因为老子的“本源之道”就是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能够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的必要知识,能够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知识的需要,具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是包含着善、包含正价值的行为。
   2、本体和认识这两个哲学概念表述和界定的是同一个事物,哲学本体论就是哲学认识论。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类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本体事物,获得本体事物和非本体事物的知识,确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能力的认识思维活动。
   哲学家是做发现、界定、彰显、产生本体或本源事物,获得本体或本源事物知识,逐步彰显和产生一般事物、获得一般事物全面知识这种事情或工作的。哲学史上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化为、还原为本体或本源是什么这个哲学元问题,人类哲学史上的各种本体论都是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论是认识论。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总结前贤的认识成果后提出的事物本源论,他在《形而上学》中说:“我们只有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事物的原因可分为四项:其一为“本体”以及怎是,(“为什么”即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和原理。另一个是物质或底层,其三为动变的来源,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和动变的终极。
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形式、动变、目的是组成事物的四个基本因素。一个大理石雕像就是一个事物,大理石雕像的基本原因包含大理石材料(质料因),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形式(形式因),石匠艺术家雕刻塑像的劳动(动变因),艺术家雕刻大理石塑像具有的终极目的(目的因)。如果缺少了以上四个基本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一切事物都不能创生,都不能在现实中存在。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事物形成的四个原因都同人类的认识行为有关联,本体就是形式,形式就是“怎是”和界说,怎是和界说就是认识判断。质料是经过人的观察和精心选取的质料,动变来源于人脑经过认识思维发出的行为命令或行为意识,目的是经过人的认识思维而产生的。所以,事物创生的四个原因可以归结为主体的认识活动一个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十二卷九章写道:“所谓科学显然应该是对开始原因的知识的取得,当我们认为认知了最初原因的时候,就说是知道了个别事物。原因有四种意义,其中的一个原因我们说是实体和所以是的是(因为把为什么归结为终极原因时,那最初的为什么就是原因和本原);另一个原因就是质料和载体;第三个是运动由以发生之点;第四个原因则与此相反,它是何所为或善,因为善是生成和全部这类运动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在言说事物创生的第一个原因时所说的‘本体’和所以是的‘是’,是指判断动词“是”表述和界定的事物。什么是‘是’?‘是’是认识主体或人的判断行为。什么是判断?判断是认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主体通过感知、比较和推理的认识过程和环节,确定认识对象在主体的事物综合知识系统的位置和界限,确定认识对象的多种性能和规定,把认识对象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和产生出来,形成判断对象综合知识的思想认识行为和活动。
   判断、只有认识判断才是知识和事物形成和产生的根据。任何一个事物从混沌自然中被人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都必须经过人类认识判断的过程。没有判断就没有具有一定边界和限制、相互区分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没有判断就没有各种事物组成的世界,没有判断就没有关于事物的一切知识。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本源论也是认识论。
   康德提出了知识何以可能(知识的原因、本体或本源)的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发展的目的,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各种自然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包含一般物质和具体形式,以观念形态相对独立存在的事物。世界万物或知识都是人类通过判断认识行为、通过具体的“是”,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没有人类的认识判断就没有事物和知识,没有“是”就没有各种事物和世界。
   康德认为知识的原因、本源是人类的先天综合判断活动。人类语言表述和界定的一切对象都是具体事物,“知识”是名词表述和界定的具体事物。所以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仅产生了知识,而且产生了事物,知识和事物都是认识的结果,认识是知识和事物的共同本源。所以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是知识所以可能的根据的观点,包含着认识是万物本源的基本思想,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论既是关于知识或事物本源的理论,也是关于认识的理论。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提出了知识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自我”设定的“非我”,“非我”得以形成产生的原因或本源是“自我”的设定。“自我”不仅设定非我,而且还设定“自我”本身,自我自本自根,因此自我是“绝对自我”。费希特所谓的设定和产生非我、设定自己本身、自本自根的“绝对自我”,实际上就是人类发现、界定、彰显、产生事物的认识活动,费希特的自我本源论,实际上就是“自我”通过设定和彰显活动,形成产生出“非我”和“自我”的设定本源论或认识本源论。
   老子的‘本源之道论’是认识论。
   老子的“道本源论”包含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一个是“有”或“有名”,另一个是“无”或“无名”。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后来产生出来的,“有”或“有名”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或本源,天地万物是“有”或“有名”的产物或子女;“无”或“无名”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或本源,“有”或“有名”是“无”或“无名”的子女或产物。“有名”和“无名”、“有”和“无”是本源之道的两种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道德经第一章》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的本源之道是人类的认识活动,“有名”和“无名”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因此,老子以“有无论”为主要内容的道本源论就是认识论。
佛教哲学的本源论也是认识论。
   缘起论是佛教哲学的基础理论,是佛教哲学最根本的立足点与出发点。缘起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于因缘和合而生成的;任何具体事物都不能单独地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依相待的。佛学的缘起论就是本源论,事物的因缘就是事物的本源,就是事物的母亲,就是老子所谓的“本源之道”。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佛学缘起论关于事物产生的本源不是指唯一的一般本源事物,而是指数量众多的具体本源事物。佛学本体论的这种观点同老子关于“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基本相同。
   在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中,‘心性’是阐发最多的课题,心性论是佛教哲学论的基础理论,是缘起论的深入和发展。“心”是指与物(色)相对的人类认识活动。大多数佛学家认为:“万物归于一心”,还有人把真心视为人类与万物的本源。
   印度佛教大乘空宗的代表人物龙树提出的中观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特定原因、条件下存在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无自性,皆为空。色(事物)即是空,空(认识)即是色。公元4世纪开始,一些印度佛学大师又在空宗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识”是一切事物得以缘起的最终根源,识是实在的。由此他们创立了唯识学派,与大乘“空宗”相对,他们被称为大乘“有宗”。
   万法唯识论是佛教唯识宗(大乘有宗)提出的关于万法本源的哲学理论。唯识宗所谓的万法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万物,唯识宗所谓的“识”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认识”,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万法唯识论认为:“识”是万法的本源和根据。万法是识的相分,是识的产物。万法唯识论对“识”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分类,对“识”这个事物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唯识宗的本源论就是“识”论(心性论),识论(心性论)就是认识论。
基督教哲学的上帝言说本体论也是认识论。
    《圣经·创世纪》讲述了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故事,天地万物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通过上帝的言说这种具有创造能力的活动产生出来的。天地万物来源于上帝的言说行为,上帝的认识、判断、言说行为是万物的直接本源。

    二、老子言说的‘主体之道’


   1、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言说、详细描述、严格界定的‘主体之道’,同普遍存在于每个物体和事情之中的必然性质、法则和规律完全相符合。主体之道是是统帅万物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理性、精神或规律。
什么是事物?
   事物是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发展的目的,通过日常的认识思维活动,从作用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包含客观质料和主观形式两个组成部分的对立统一体。
   我给事物下的定义同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创生的四个原因的说法有相同的含义。
   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事物得以形成和产生的‘极因’或‘目的因’,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事物得以从混沌自然中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动因”,事物包含的自然质料是事物得以形成和产生的“物因”,事物具有的名称和人为规定是事物得以形成和产生的“形式因”。
人类语言表述和界定的每一个对象都是一个事物,不仅每个名词表述和界定的对象是一个事物,而且每个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表述和界定的对象也是一个事物。人类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天地万物或非本源事物可分为事情和物体两大类。事情是以时间作为自身主要规定的事物,物体是以空间作为自身主要规定的事物。普遍存在于每个物体之中的道是主体事物,普遍存在于每个事情、现象或运动中的道也是主体事物。
   东郭子向庄子问道: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庄子所说‘道’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的,具有发现和创造万物能力的‘本体之道’,而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决定万物的具体存在形式和如何发展变化的‘主体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这些语句中言说的‘道’,是关于事物运动、行为规定、原则的‘规律之道’。
   什么是规律?规律是运动、变化、行为这类动词表述的事情所具有的必然性规定、趋势和要求,是人类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从运动、变化和人体行为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具有统帅和指挥运动、变化和人体行为性能的主体事物。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的语句。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是:事物壮盛到了极点就开始走向衰老,这叫做处在极点的壮物已经不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就会在短时间内结束生命。老子这句话中言说的“道”是有关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和必然性的“规律之道”。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语句。这些语句翻译成现代语就是:特别聪慧的人闻知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或必然趋势后,就会积极地依照规律的要求进行各种活动。一般的人闻知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或必然趋势后,有时会依照规律的要求进行各种活动,有时不会依照规律的要求进行各种活动。不聪慧的人闻知别人述说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或必然趋势后,就会大声嘲笑,因为不被下士嘲笑的所谓必然性不足以被称为规律。
‘本源之道’和‘规律之道’是两个对立统一的事物。
   规律之道和本源之道都具有自身固定不变的规定和边界,它们既是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的两种事物。人类语言、词汇表述的每一个对象都是一个具有自身规定和限制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源之道”是动词表述和界定的本体事物,“规律之道”是名词表述界定的主体事物。
   任何一个事物既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以独立个体形式存在的具体事物,也是作为其它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以非独立个体形式依存其它事物存在的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独立事物和非独立事物组成的统一体。“规律之道”是运动、变化、行为这类事情或事物的组成部分或内容,运动、变化、行为这类事情是“规律之道”的载体。
“规律之道”既是人们用名词表述和界定的具有多种规定和边界、有别于‘本源之道’相对独立存在的事物,同时也是作为‘本源之道’的组成部分,作    为人类认识思维活动具的内容、规定或认识意识依存在‘本体之道’中的事物。认识的规律是认识自身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认识是认识规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本源之道就是思想认识,因此,本源之道是规律之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规律之道是本源之道的内容。


   三、简要结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说、描述和界定了两个不同的‘道’,一个是具有彰显和创造天地万物能力的‘本体之道’,另一个是具有统帅万物发展变化和人体行为性能的‘主体之道’。老子的‘本源之道’理论是人类哲学史上创立最早的认识思维本体论,具有开创人类哲学先河的巨大意义和学术价值,它证明了充满智慧的中国人为人类哲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本体之道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没有明确指出“本体之道”就是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另一个是没有发现和描绘出道之为物的自然状态和真实过程。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5-24 07:54:46

1# 张建民

老吾现在忙着看田茂先生的文章,老眼昏花看得慢,但快要看完了,就会过来,请先生等等:handshake

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6-14 09:39:35

以上通过对老子本源之道的分析,通过对庄子道器本源论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的认识行为和自然万物的运动是世界的共同本源,或者说包含人类认识和万物运动的主体行为是世界的本源,任何单独把人类的认识行为或自然万物的运动看做世界的唯一本源的看法和观点都是不完全符合客观世界实际情况的观点。
————————————————————————————————————————

那么请教了: 金木水火土是由什么“主体行为”产生的?

张建民 发表于 2010-6-15 15:04:47

我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普通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事物,是人类通过认识活动从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和产生出来的。金、木、水、火、土的界限划分、名称确定同人类的认识活动有密切关系。金、木、水、火、土的现状同其自然而然的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6-16 20:52:38

我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普通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事物,是人类通过认识活动从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和产生出来的。金、木、水、火、土的界限划分、名称确定同人类的认识活动有密切关系。金、木、水、火、土 ...
张建民 发表于 2010-6-15 15:04 http://www.lee-philosophy.org/images/common/back.gif

???
总不能今天A是金,明天B是金啊~

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6-16 20:55:52

老子庄子都是唯心主义。不敢苟同~

比如不管一个人认识不认识金,金就是客观存在的。
再如,要是火灾面前,大家熄却心火就奏效,那何必劳民伤财建立消防系统?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6-21 20:23:57

1# 张建民

颇有独到见解,受益不浅。老吾想知道张先生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并认为是客观的呢?:handshake

张建民 发表于 2010-6-27 11:28:26

本帖最后由 张建民 于 2010-6-28 22:01 编辑

7# 哲人闲思
       我在本文表述的关于老子本源之道的看法和观点是在阅读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在学习、继承、批判和发展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过程中形成和产生的。
       我关于老子本源之道的看法和观点,可以从我的事物主义哲学本体论和本源论,从佛教哲学的“万法唯识”论,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或认识论中找到理论根据。
      万法唯识论所谓的“万法”就是我们大家所谓的“事物”,就是老子所谓的“物”,它既包含老子所谓的先天地而生、浑然而成的物——道,也包含由道所生的天地万物;或者说“老子之物”既包含与子(万物)对立的母(道),也包含与母(道)对立的子(万物),既包含哲学教科书中所谓的思维或意识,也包含哲学教科书中所谓的存在或物质。
   万法唯识论所谓的“识”就是能使事物从混沌中得以彰显和产生的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老子所谓的天地万物之母——“道”,就是英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所谓的“设定“非我”的“自我”,就是康德所谓的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先天综合判断”行为。

   万法唯识论认为:识是万法的本源。“唯识学”的“唯识”二字的意义为: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皆是依识的‘自证分’所变现的‘见分’及‘相分’此外并无他物,故说“唯有识”;我认为“万法唯识论”是佛学创立的“识本源论”。佛学创立的“识本源论”同老子创立的“道本源论”是人类文明生出的一对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双胞胎。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7-3 09:50:16

8# 张建民

从张先生的这些话,老吾觉得您是一位已有领悟之学者。到目前为止,老吾还看不到有不妥的章文。从点击量来看,您的文章还颇受欢迎,不少来两极网的人在看您的帖,请继续努力,希望能看到更好的文章。

张建民 发表于 2010-7-17 22:19:28

9# 哲人闲思
      衷心感谢哲人闲思先生的热情鼓励,在先生和和大家的真切帮助下,我对本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欢迎先生给以指正。

mr.clamsy 发表于 2010-7-21 14:40:19

老子的道是个不服气,他非得想象一种可以反压现实中领导阶层的软实力来给自己长脸,难为他把话说得这么圆悠。:lol

天茂 发表于 2010-7-28 19:14:16

老子的“规律之道”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张建民 发表于 2010-5-22 11:35 http://www.lee-philosophy.org/images/common/back.gif这个断语似乎有点问题。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好像更侧重于“本体”而不是“规律”。

张建民 发表于 2010-7-29 13:32:04

12# 天茂
我赞同你关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本体的看法,我今天对本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欢迎你批评指正,讨论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老子之道